您好,欢迎来到博学信息港!
     信息中心 更多
民间工匠师承技能·师资培训项目【202
《京城雪竹与她的非遗眼罩》
《谈传承工匠精神的市场背景》
《谈“中华匠魂”网学馆》
“三泉王桂花红”品牌茶 ——诠
一《泣祭》、二《祭奠》 三、《清明祭
《茶都茗录》
《艺术家与匠人》 乔 维

     联系方式


* 杭州博学会展服务有限公司

【民间工匠健康发展工程运营法人

*《中国工匠》传承文化大会

   执行委员会(筹)

民间工匠联合会议机构】

*中国工匠资讯网

民间工匠评价推广机构


* 民间工匠根追溯网站:

  www.ee571.com

浙ICP2021003194

公网安备33010302002272


联系人:周老师  

:13857178119 

邮箱:ee81712005@126.com



     《艺术家与匠人》 乔 维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艺 术 家 与 匠 人

       在生活中,当一个人走在低洼的时间久了,凡能跳到一块平地就感觉是登上了高峰,会呈现一种沾沾自喜的心情。如果延伸到文化界也是如此,尤其是那些在坑坑洼洼里跳跃的艺术家,拖泥带水的刚能走上平原,就会瞬间摆出一副自视甚高姿态。中国文化记录了几千年的历史兴衰,励精图强的展现过一次次辉煌,但也走过血雨腥风的艰辛和磨难。浩瀚的历史长河,有激流就有漩涡。真不知当下那些所谓的“家”们,是否读过历史,是否知道“井底之蛙”与“夜郎国”的典故,经常会制造一些颠覆常识的笑话。就连那些官办的传媒老大,鼓捣出一个艺术传播的栏目,也真敢号称“大师列传”,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的民族,却有些像是“夜郎自大”的感觉了。而一个个被推上“大师”级的“家”们,也真敢腆着脸瞎忽悠,真以为央视把你推成“大师”就成神了。殊不知,当一个平淡无奇的人被捧为大师,就如同上演一次“皇帝新装”的闹剧。如果大师的标准都如央视这般推出的水平,放眼全国能够成为大师的人,就会成了蔓延到大街的蚂蚁,一脚下去能踩死一片。实际上,世界上稀缺的东西往往才是最宝贵,一旦多如牛毛,再金贵的物件都是垃圾。生活中习惯称呼文艺工作者,都会附加一“家”字,近几年前面都叠加上“著名”,人人都成著名了,著名也就不值钱了,现时又开始普及“大师”的名号了,真想象不出等“大师”烂掉的时候,该又会创造出何种震撼天下的称谓。
       前几天和一位兄长聊天,说起艺术家和匠人的关系,他说现在有些名头很大的画家,画出的东西怎么看都不如一个匠人。我这位兄长虽然不是艺术圈人,因他学识渊博且对美学有独特的看法,他的话经常会让我哑然,同时也有一种认同的释然。在当下艺术生态浮躁的背景下,艺术发展状况依然挣扎在低谷里,何时登上平原都是一个未知数。突然间,被人为的派生出了众多大师,期间有迎合时代的“冒进”潮流,更多是来自于各种名利场上的纠缠,让许多艺术家都迷失了方向。追根溯源,有它一定的历史原因。八十年代随着文化思潮的“井喷”,新文化抵御了艺术的颓废和衰落,学界在追求技术的纯粹性同时,西式的美学观念融入了进来。从而引起了强烈的批评和百家争鸣,让枯竭的艺术变得生动起来,有一批抽象主义登上了艺术舞台。在后现代艺术的倡导下,影响和改变了对审美的理解。进入新世纪艺术市场开始浮躁起来,各类门派及虚无主义的泛滥,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艺术的根基。加上科技介入了艺术领域,电脑书画的诞生与制作水准,逼着艺术家们有些无路可走的态势。那些不思进取,只想博取名利的钻营者们,唯有以创新的借口,让涂抹满纸的荒诞称为艺术,否则就真的没饭吃了。电脑科技的精密不可小觑,只要能拿稳笔谁都写出王羲之的水准,所以他们认为,只有丑书才可称的上艺术家。从另一个角度看,书画家也是无辜的,甚至有些可怜,这都是让电脑科技给逼的,在他们看来胡抹乱涂才是艺术发展的“光明大道”。照此逻辑,电脑下象棋围棋赢了世界冠军,那么学围棋象棋也没用了,至少也该改变棋类的规则,继言之,电脑很快也能取代翻译,外语学院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,电脑可以写诗,屎尿诗就是货真价实的艺术。   
       艺术从低洼爬向平原的过度期,总会出现乱象与审美的错位,所有的怪相都折射到那些钻营者身上。喜欢玩花架子的都想“名正言顺”起来,占据高位的艺术家们,无心创作而进入自我意识流状态,把胡涂乱抹当做高雅艺术典范,以此来宣示与匠人的区别。他们惯用的手法是穿梭在各种展览和活动中,最大亮点是捆绑上那些无所事事的退位高官,游走在各式各样的活动场馆。所以,各种乱七八糟的展览充斥在各种展馆,作品被无限的复制和重复,这种展示本身就很无聊,最后成了名利上的角逐场。实际上,他们演示的不是艺术,而是完成了在艺术话语权中的身份确定,祈望作品在不断的重复中抬高身价,能够让荒诞的涂鸦被认可,作品是否优秀并不重要。而那些遵循传统认真创作的画家,被他们标识为不入流的匠人,渐渐的主流创作被排斥到边缘,一些荒诞搞怪的作品却成了主流。当下高水准的艺术从整体效果看,被称之为匠人的作品还保留了传统的结构,延续了民族文化的审美价值,在创新中增添趣味的新鲜感。但这些匠人作品被强势的非艺术挤压,始终无法摆脱掉被抛弃的无奈。当荒诞的,胡乱涂抹成为主流,所谓的艺术就会无所不能的流布到高大上的场馆,千奇百怪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,所有的审美体验将会失去历史的尊重。
       站在高位的艺术家们极力去贬损“匠人”,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,他们甚至都弄不懂何为匠人。匠人是指技艺高超的艺术人才,这些人往往追求更高的技术或艺术境界,大凡艺术家在某种技艺上达到很高的水平,方可称之为匠人。而且不知疲倦的追求,往更高的层次努力,这种作法可为匠人精神。那些喜欢沽名钓誉的“家”们和匠人的距离相差甚远,匠人精神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热情,匠人精神是一种坚持不懈的执念,匠人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。在各类“家”上蹿下跳“大师”满天飞的时代,艺术需要批评的介入,真正的批评首先是明白什么是艺术,前提是要有清醒的价值判断,否则,批评就成了变相粉饰的代名词。批评家们在接受某种价值观或主张的同时,是否意识到这种乱象会把艺术带入歧途,却不能对错位的美学审美排除在外。恰恰是在艺术发展中批评无缘由的缺失,即便发出微弱的声音而离真实的批评很远,当批评变得枯燥无味,缺少了对美学价值的足够关注,无论何种语境的批评在实践中都会失去意义。批评成为一种玄学,或变成某种噱头的装饰品,把赞美的语境误以为是对艺术的批评,实质上批评就会变得毫无价值。
      事实上,艺术有其最真实的历史价值,包括、政治、经济、及社会各种形态的表达,艺术形成的真实意义是一种对社会审美的传播。随着艺术先锋与荒诞的盛行,阴阳怪气与杂乱无章成为艺术的一道风景,那些以丑为美的姿态变得肤浅不堪,更加深了对民族文化的破坏。除了生命美学和传统文化深受其害外,多数新颖的,改革性的原创不同程度被异化,直接影响了大众对审美的辨识,从而加速了艺术市场走向萧条。艺术领域的创新变得畸形化,且狭隘地理解为只要猎奇就能取胜,有时会以怪诞的面目出现。让人惊讶的是,冥思苦想替代了灵感创造,处心积虑取代了浑然天成,精心策划庖代了自然生命。个性化的艺术被转化为千人一面的“容貌”,创新精神却落入毫无生机的模式化,最终艺术会失去生命和灵动性。目观当下,具有个性和特点的艺术精品作品很少,能够激发兴趣的艺术更是凤毛麟角。多年来,那些新颖且具有创造性的作品从未受到过青睐,一个对匠人失去敬重的大文化环境里,危机和损害的是一种对艺术的健康发展,这也证明了艺术乱象缠绵无绝期的原因。
     
Copyright 杭州博学会展服务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.
电话:0571-85678218 Email: ee81712005@126.com    浙ICP备2021003194号-1

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2272号